在古希腊神话那浩瀚如星辰的大地上,若要寻一位既俊美又智慧、既高洁又威严的神祇,阿波罗定会当仁不让。他是光明与理性的象征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,是音乐与诗歌的守护者,是预言与医术的引路人。他骑乘金车驾驭太阳,从天穹的东方升起,将光与温暖洒向大地。他不仅照耀人间,更启迪心灵,令人敬畏而又神往。
展开剩余94%一、神之子,光之裔
阿波罗是宙斯与勒托之子,与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同时诞生于浮动的海岛——提洛斯。据说,当勒托在分娩之时,天地为之一静,连风也屏息不动,只为迎接这位荣耀之神的降临。从出生起,阿波罗便不同凡响——他三日即长成俊朗少年,手持金弓银箭,降下复仇的烈火,为母亲击杀追逐她的巨蛇皮同(Python)。
从那一刻起,他不仅是光明的神,更是正义的使者。他身披阳光,额饰桂冠,神圣不可侵犯。
提诺斯岛剧场
提诺斯岛圣道
提诺斯岛,1847 年,作者:卡尔·安东·约瑟夫·罗特曼
勒托与婴儿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,1824年 ,作者:弗朗切斯科·波齐
勒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泰坦。她是众神之王宙斯的配偶之一,并且是太阳神阿波罗与月亮神阿尔忒弥斯的母亲。在罗马神话中,她的对应神是拉托娜。
勒托与婴儿阿波罗和阿尔忒弥斯
勒托与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一起逃亡,罗马雕像,约公元 350-400 年
阿尔忒弥斯,卢浮宫收藏
阿波罗与仙女们
二、七艺之神,灵感之主
阿波罗最为人敬仰的,是他那引导人类走向理性、艺术与秩序的神力。他是缪斯女神们的领袖,主持着诗歌、音乐、舞蹈与历史,是所有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灵感之源。在他所挚爱的七弦琴上,弹奏出的是宇宙和谐的韵律,是万物归序的旋律。他曾与牧神潘比试琴艺,轻拂琴弦,便令大地静谧、鸟兽俯伏,连风也在他的指间起舞。
《阿波罗与缪思女神们》(Apollo und die Musen)扬·范·巴伦(1611–1654)
《诗歌三女神》(厄斯塔什·勒·絮尔,1652-1655)
阿波罗的名字本身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。《克拉底鲁篇》讨论诸神名称时,苏格拉底认为:阿波罗“是一个和谐的名字,适宜用来称呼这位和谐之神。
在德尔斐,他又是那位高高在上的神谕主宰者。那座由金石筑就的阿波罗神庙,回响着女祭司们迷离又神圣的预言,人们千里迢迢前来,只为一语箴言。这位神明,不仅知晓过去与现在,更洞察未来,是命运与理性的桥梁。
三、光明中的孤影
然而,阿波罗虽为太阳神,却并非永远欢愉。他也有神性的孤独和人性的哀愁。无数动人的神话记录着他的爱情:他曾追逐宁芙仙女达芙妮,却永远失之交臂。
《阿波罗与达芙妮》,作者:吉安·洛伦佐·贝尔尼尼
传说中,阿波罗因嘲笑爱神丘比特的箭技而遭到报复——丘比特以金箭令他疯狂爱上达芙妮,却以铅箭令达芙妮对爱情生出厌恶。那是一场注定无果的追逐。阿波罗越是热烈,达芙妮越是惊恐逃离。最终,在濒临被追上的一刻,达芙妮向大地之母祈祷,化作了一棵月桂树。她的发丝变作枝叶,纤臂化为树枝,脚趾扎根成根,永远摆脱了爱情的纠缠,却也在风中凝固成一尊永恒的挽歌。
阿波罗悲恸之中,拥抱着那已成树木的达芙妮,只能将她的叶编成桂冠,戴于额前,以此铭记那场无法挽回的爱恋。
丘比特的箭
丘比特的弓
但阿波罗并非总是温柔的失落者。他亦有骄傲与权威的面容。传说中,一位弗里吉亚的萨堤罗斯——马尔西亚斯(Marsyas )拾起雅典娜遗弃的双管笛,并凭此技艺自诩能与阿波罗媲美。两者一场比试展开:马尔西亚斯吹笛声悲切动人,而阿波罗则奏琴如星辰流转。最终,阿波罗要求边奏边歌,马尔西亚斯无法应对,而阿波罗技胜一筹。胜利之后,阿波罗不容亵渎之心,残忍地将马尔修阿斯活活剥皮,挂于树上示众。
Marsyas 演奏 aulos,公元前 200-150 年。塔吉克斯坦国家文物博物馆
阿波罗和马尔西亚斯的较量,约公元前 330-320 年
马尔西亚斯和阿波罗之间的竞争,托斯卡纳大理石石棺,290–公元 300 年,卢浮宫博物馆收藏
《马尔西亚斯的折磨》,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收藏
这是一个光明与野性、秩序与狂放的冲突。但在神明胜利的背后,人们却听见了哀鸣——那是自由之音被理性之光吞没的回响。
米开朗基罗·安塞尔米 (Michelangelo Anselmi) 的《阿波罗和马西亚斯》
他也深爱克吕墨涅的儿子法厄同,却终因后者驾驭不住太阳神车而陨落。他教会人类医术,却也见证生命无法永存的宿命。
阿波罗的光,不只是昼之荣耀,也映照着理想无法企及的痛楚。他是那光明中的忧伤,是高洁中的落寞;他既是美的源泉,也是规则的捍卫者。
四、不灭的象征
波罗的形象,穿越古希腊,走向罗马,甚至在文艺复兴的画布和巴洛克的音乐中继续发光。他不仅是一个神话人物,更成为人类理性精神的象征。古希腊哲人尼采曾以“阿波罗精神”来代表秩序、节制与清明,正是因为这位神所代表的,不止是日升日落的光辉,更是一种内在的秩序与美的理想。
在今天,当我们仰望阳光、追求真理、吟咏诗意、描绘和谐时,阿波罗那金色的身影仍在我们心中回响。他不是尘封的神祇,而是光明、艺术、智慧与希望的永恒象征。
阿波罗之所以成为西方艺术家最钟爱的神祇,源于他在古希腊文化中所代表的理想化形象。他不仅是太阳神、光明神,更是音乐、诗歌与预言之神,象征着理性、和谐与青春的完美结合。
他俊美的容貌与匀称的身姿,被古典雕塑奉为人体美的巅峰,例如《贝尔维德雷的阿波罗》即成为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期无数艺术家的灵感源泉。
《贝尔维德雷的阿波罗》,作者:莱奥卡雷斯(Leochares)
同时,作为缪斯女神的领袖,阿波罗也象征着艺术的神圣源头,是灵感与创作之神,出现在无数描绘诗人、音乐家或神谕场景的油画与雕塑中。他丰富的神话故事如追逐达芙妮、击败巨蛇皮同、与马尔西亚斯比琴艺等,为艺术家提供了深富戏剧性与象征性的表现题材,既展现力量与光明,也映射爱恋、失落与傲慢的冲突。阿波罗的魅力延续至今,不仅作为艺术的永恒典范,也成为现代社会的商业符号——他象征着科技、美感与探索精神,被广泛用于航天计划、高端品牌与健康产业之中。从古典雕像到现代命名,阿波罗以其跨越时代的形象,成为美、理性与文化理想的化身,承载着人类对光明与灵感永恒不灭的追求。
2025年4月15日,希腊行程第二天。
图片编辑、配文︱潘天翠
图片源自《维基百科》英文版及其它网站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
发布于:美国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